立秋是中國24節氣之一,是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自然界也從“生長”轉向“收藏”。因此,秋季養生也拉開帷幕。養生是自古以來都備受關注的話題,中醫養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與西醫的摩擦碰撞中不斷向前發展,再加上與現代化的結合,取得非凡的成就,深受大眾的喜愛。那么,秋季到了,該如何進行養生呢?今天博昌美博會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秋季養生從飲食做起。
一、立秋后日常起居調養注意什么?
在起居調養方面,立秋時仍天氣炎熱,此時“秋老虎”肆虐,但早晚開始有涼意。因此,在夜晚莫貪涼,尤其入睡后要注意預防受涼。
另外,秋氣主“收”,養生的第一要訣是順四時而養,應遵循秋天“收”的特性,“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以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過。
另外,立秋后應注意調節情志。此時的精神調養宜收斂神氣,情緒樂觀舒暢,心平氣和,使神志安寧,切莫悲憂傷感,以減輕秋季肅殺之氣,以適應秋季容平之氣。
二、立秋養生飲食有何忌宜?
在飲食方面,立秋時節,飲食上宜增咸減辛,助氣補筋,以養脾胃。此時可少吃姜、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食酸、甘味食物,黃綠色果蔬等,如鴨肉、胡蘿卜、芥菜、番茄、蓮藕、豆角、玉米、葡萄、黃花梨、水蜜桃、菠蘿、哈密瓜等。
忌吃油膩、煎炸的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于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于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于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三、立秋進補切忌虛實不分
立秋后可以開始進補,但進補時切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病那樣嚴格區別,但起碼應把用膳對象分為偏寒偏熱兩大類。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版權聲明:內容源于網絡用于公益分享
9月16日-18日,第三十九屆鄭州國際美博會(http://hnmr.com.cn/)將在在中原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召開,最新的產品,最性價比的品牌,最全的廠家以及最低的價格!
9月21日-23日,青島美博會秋季展(http://qd.www.shanfuks.com/)將在華秀國際會展中心盛大召開,為行業搭建一個集交流、形象展示、尋求代理加盟的高品質貿易平臺!
鄭州市隴海東路68號方圓創世大廈B座828室
17698081883
1090869557@qq.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4020023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