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大陸是目前亞洲醫美的最大市場。2015年醫美市場產值5000億。業內估計,至2018年,市場預期產值將達8000億以上。而這個數據還沒有統計到當下占比相當嚴重的非法行醫收入。
如果這組數據不能叫你樂觀,證券企業又估算出了另一組數據。2010年至2015年間大陸醫美產值復合增速達15.9%,2015年至2018年也將維持15.5%左右的增速。而全球醫美產值復合增速平均維持在12%左右,形勢應該一片大好。
然而在文化、地緣都與大陸有著密切聯系的臺灣,近年來的醫美市場卻在到達一個頂峰后,失速了。
具體來說就是,臺灣醫美診所營收曾經在2002至2013年間以21.6%的年復合增長率,傲視全球12.6%的平均值。(www.www.shanfuks.com)然后到2013年開始忽然急轉直下。在2013至2015年間,年復合增長跌至7.1%,遠低于全球平均的12%。
臺灣的醫美診所在2013年的巔峰時期有接近3000多家,到了2015年底已減至1000多家——這意味著近五成診所倒閉了。
臺灣到底發生了什么
專家分析:玥顏健康咨詢管理公司CIO陳易升
對于臺灣醫美市場退燒原因的分析,臺灣醫美界亦多有探討,比較集中地反映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受臺灣的經濟環境所累。醫美的主要消費人群中產階級已經達到飽和,人群占比由2000年的38.4%提升至2013年的59.4%。同時臺灣每人可支配所得增速減緩,由平均4%減緩至1%。這直接導致了醫美消費的下降。
其次,臺灣醫美診所供給超速。臺灣整形美容醫師的收入相當于其他科室醫師的3倍,于是各科室醫生紛紛投身醫美行當。2002年,臺灣醫美診所及醫院僅182家。而到2013年,醫美診所和醫院總數已達2000家。(博昌美博會)
有的診所為搶客,等不及回收口碑經營紅利,追逐短期利益,不惜削價惡性競爭。一些小型診所營業額以每年兩成的速度遞減。曾經風靡兩岸的臺北東區“醫美商圈效應”逐漸失效,僅剩下連鎖型醫美診所能夠生存,小診所可能就被并入連鎖診所或關門大吉。
大陸會不會步其后塵
造成臺灣醫美市場滯漲的兩個因素,在大陸都不具備。
首先,大陸GDP仍在高速發展中,中產階級比重提升仍有較大空間,這為包括醫美在內的消費領域提供了持續的動力。雖然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三大醫美市場,但醫美療程項目的人均占比還很低,未來有很大增長空間。另一個調查參數是,目前35歲以上醫美消費主力人群的滲透率,僅為成熟市場的1/5,潛力還未釋放。未來大陸醫美產業將能吞并部分SPA和保養產品的市占。
其次,大陸與臺灣的醫生成長通道不同。臺灣是所有科別都可轉作整形醫師,而大陸對整形醫師的規定要嚴格得多。僅整形外科、皮膚科或是耳鼻喉科的醫師才能夠從事醫美執業。因此大陸醫美醫師不會出現像臺灣那樣醫師扎堆,供大于求的情況。而當下大陸違規醫美工作室和游醫假醫情況嚴重,而隨著政策的收窄,違法經營的機構和個人會逐漸被清除。這又將給正規經營的機構釋放空間。(博昌美博會)
陳易升表示,在臺灣陷入成長減速時起,佳醫集團仍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提早布局了醫美診所的渠道,穩固本業并投入上游原材料的研發,以及轉戰大陸醫美市場。
從臺灣經驗來反觀大陸,大陸醫美機構必須專注在用戶體驗、口碑效應、人才供給以及整合化營銷。資本如果想要進入,應盡早布局醫美醫院或診所等渠道,甚至應有奔向上游研發的野心。以中國大陸而言,目前未有貫通上下游的大型醫美機構出現,而出現整合型的醫美公司只是時間問題。
大陸醫美已順利度過準備起飛期
臺灣醫美市場從2009年到2015年的7年間,經歷了準備起飛期、起飛期、白熱化時期和盤整期。
2009年前臺灣的醫美診所有1500—1800家,2006至2009年間的增幅約為14.4%。
從 2009年開始,醫美在臺灣的普及率還很低。醫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情況自主定價,因為那時價格信息還不夠透明,消費者缺少比價的機會。但同時,接受醫美保養觀念的人非常少,醫美從業人員承擔著大量的教育工作。比如在媒體上要告訴消費者,到底醫學美容和平時擦保養品或做SPA有什么不同。(博昌美博會)
這有點像2014年以前的大陸,同處在醫美起飛的準備期。但進入2015年以后,大陸在醫美資訊的透明度和流通度上都進步了很多。這個變化發生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實在是迅速。大陸醫美市場的準備起飛期已經翻篇,接下來將進入快速起飛通道。
反觀臺灣的快速起飛期,診所以2-3倍的速度激增,集團式的醫美診所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來看臺灣媒體統計的一些數據:2012年,臺灣醫美診所激增3至4 倍,臺北形成“整形一條街”。光臺北就有3210家診所,光大安區就有高達690家的診所,光孝忠東路上就有200家的診所。
皮膚保養套餐的推出是助燃劑
2009年至2010年,臺灣幾乎每家診所都會有一臺凈膚鐳射儀器,保養型療程開始變成一項全民運動。皮膚和身體管理儀器迭代推出,診所把凈膚鐳射、彩沖光、無痛除毛鐳射這些光電聲儀器,組合成套餐方案,一次性改善女性多種問題,因為效果明顯而打入女性日常保養體系。
打包的皮膚保養項目,節省了成本和醫師在門診治療的時間 ,又讓客人有了即時性改善的驚喜。其中很多人都有了醫美的進階需求,比如注射微整形。跟國際接軌的先進儀器,加上醫生的專業手法,雖然屬于保養型項目,客戶滿意度卻非常高。
在這個過程中,臺灣業界也是花了不少腦筋,比如發明“白瓷娃娃”、“黑瓷娃娃”這樣的名詞,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消弭消費者對激光治療的恐懼。醫美媒體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宣講光電治療并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打消市民顧慮。這成為了臺灣醫美蓬勃發展的關鍵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醫美項目的價格仍然不透明。因而正是在這個階段,很多診所大幅拉升了自己的利潤。(博昌美博會)
從急速起飛期開始,醫美項目的不透明被打破。市場競爭加劇,過往醫師自主定價此時差不多要打個5折才好推廣,皮膚管理套餐開始像一個標準SKU那樣被明碼標價地推出。
臺灣醫美市場2013年進入盤整期。謝雅蕙分析,從長遠來看盤整期對整個產業是有利的。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有診所營業額逐年增加。她觀察到這類診所都有一個特色,無論是醫師經營還是業主經營,都非常注重醫師技術推廣、現場服務和SOP流程的規劃。
此外搶占儀器和技術的先機,也是部分診所的優勢。2014年臺灣的幾個熱門設備,客單價都非常高。比如近來臺灣吹起了一股非侵入式體雕項目的旋風,就有部分經營者在遍地的皮膚管理項目中搶先突圍,跳轉到另一個領域,這也讓一些醫師賺到第一桶金。
目前大陸的光電市場很是不景氣,有許多之前從事醫美行業的咨詢師或是銷售業務員都頻頻跳槽轉做醫美高端保養品,也有許多90后人士從事美容行業但是他們都是選擇做產品的公司還不是急需選擇銷售儀器或者當咨詢師。(博昌美博會)
更多美業資訊,盡在博昌展覽。另外,第40屆鄭州美博會(hnmr.com.cn)與青島美博會(qd.www.shanfuks.com)春季展2018年隆重召開,兩大美容行業盛宴邀您蒞臨參加!!!
=博昌展覽時間安排=
第40屆鄭州美博會 2018年3月23日-25日 鄭州中原國際博覽中心
第41屆鄭州美博會 2018年6月08日-10日 鄭州中原國際博覽中心
博昌青島美博會 2018年5月29日-31日 中國(青島)華秀國際會展中心
=博昌展覽推薦=
鄭州市隴海東路68號方圓創世大廈B座828室
17698081883
1090869557@qq.com
豫公網安備 41010402002309號